期刊导读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_国土空间治理

发布时间:2022-10-15     作者:网站采编
文章目录

一、“区域”和“要素”视角下的国土空间治理

(一)国土空间治理的概念提出与关键

(二)治理视角下的国土空间特性认知:“区域”和“要素”

(三)传统的国土空间治理及症结:“区域”“要素”缺乏统筹

    1.“区域”型和“要素”型国土空间治理

    2.传统国土空间治理的症结:“区域”治理与“要素”治理脱节

        (1)“区域”治理“落地”难。

        (2)“要素”治理难“合意”。

二、国土空间治理的央地协同逻辑:“区域—要素”统筹

(一)国土空间治理的目标:“区域功能有序+要素管控有效”

(二)国土空间治理的机制:“区域—要素”统筹

三、国土空间治理的央地协同框架:联动“区域—要素”统筹和公共事务治理研究

(一)公共事务治理领域对央地关系的研究认识

(二)针对国土空间治理差异化目标的“区域—要素”统筹机制应用

    1.面向“区域功能有序”的主要机制

    2.面向“要素管控有效”的主要机制

(三)“区域—要素”统筹下的央地协同治理框架:联动公共事务治理的认知

四、国土空间治理的央地协同机制与事权划分

(一)旨在“区域功能有序”的央地协同机制

    1.基于比较优势分工,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2.结合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关键要素分解下达

    3.遵循激励相容原则,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机制

    4.重视影响范围匹配,建立分层次利益还原机制

(二)面向“要素有效管控”的央地事权划分

    1.管制类要素空间治理的央地事权划分:以“三线”管控为例

    2.建设型用途类要素空间治理的央地事权划分:以城镇、村庄和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为例

    3.非建设型用途类要素空间治理的央地事权划分:以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海洋为例

五、结论与讨论

文章摘要:明晰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央地关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深水区。我们立足于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应用“区域—要素”统筹的分析框架,探讨国土空间治理领域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动的基本逻辑与纵向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提出“区域—要素”统筹是理顺央地事权关系、搭建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关键,进而在“区域—要素”统筹的理论框架下提出旨在“区域功能有序”的央地协同机制和“要素有效管控”的央地事权分工方案。未来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权责清晰,形成各级政府权责分明的制度化分权模式;底线思维,加强中央政府对安全风险与空间结构的底线管控与局部聚焦;协同共治,以自然资源管理为支撑的区域统筹治理将成为央地协同的重要途径。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D630;F205